认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021-09-07 GMT+8 AM 09:56
返回列表

一、心脏=人体强而有力的泵

 

要明白冠心病,首先应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位于人体胸部正中偏左的位置,前有胸骨和肋骨保护,后邻食管和脊柱,两侧由肺脏包绕,形如一倾斜的圆锥体,底部朝向后上方,有大量血管出入,心尖朝向左前下方。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作用就像一台“泵”,推动血液在体内不停地流动。心脏的内部有四个腔室:上面是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对应的是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右心房(心室)互相隔开,每一边的房和室之间有像门一样的瓣膜,控制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整个心脏大小与个人拳头相似,一般成年人身体里,心脏身长约 15 厘米,体重大约 350 克。普通西红柿大小的心脏必须默默地为体重200 倍的身体,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液,运送维持生命的能量。只要生命不息,心脏就会一直跳动下去。心脏一生泵血所作的功,大约相当于将 3 万公斤重的物体举到喜马拉雅山顶峰,是身体里最强的泵。

 

心脏作为泵血的重要器官,本身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源。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系统,就是冠状动脉,也称冠脉循环。冠状动脉由主动脉根部发出后分为左右两个分支,并呈环状包绕整个心脏,像给心脏带了个帽子,称之为“冠状动脉”,左右两个分支分别称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输送血液到心脏的通道,对保障心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冠状动脉=心脏的氧气和养料的输送通路

 

心脏作为泵血的重要器官,本身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源。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系统,就是冠状动脉,也称冠脉循环。冠状动脉由主动脉根部发出后分为左右两个分支,并呈环状包绕整个心脏,像给心脏带了个帽子,称之为“冠状动脉”,左右两个分支分别称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输送血液到心脏的通道,对保障心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1)左冠状动脉: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其中前降支主要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和侧壁,这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一旦出现阻塞,可能会出现室前壁和心尖部心梗。

 

(2)右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主要分布于右室壁、室间隔后1/3和左室后壁,还供应窦房结和房室结大部分血流,一旦出现阻塞,可引起后壁心肌梗死和房室传导阻滞,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是如何给心脏供血的?

 

心脏是保障人体功能的重要器官,一刻也不能停歇,需要有效的血液供应保障。

 

心脏泵出的新鲜血,通过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分支、侧支和吻合支,以及心脏内的毛细血管等,输送到心肌细胞,保证心脏拥有充足的营养,维持它昼夜不停地跳动。如果冠状动脉突然阻塞,不能很快建立其他通道保障心脏血液的供应,常常导致心肌梗死,即心脏因缺血而坏死。

 

三、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正常人的冠状动脉是光滑、有弹性的,这样才能把富含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的血液顺畅地输送到心脏,维持心脏的功能。如果血液中的脂类物质由于各种原因逐渐沉积在血管内壁上,随着沉积物质的逐渐扩大,血管壁弹性降低,血管变得狭窄甚至堵塞。由于在血管壁沉积的这些物质看起来像黄色的小米粥一样。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而狭窄或阻塞,或者管腔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但少数年轻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虽不严重,甚至没有发生粥样硬化,也可以发病。也有一些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虽然比较严重,并不一定都有胸痛、心悸等冠心病临床症状出现。

 

冠心病有哪些类型?

 

一般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临床上将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

 

1、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

2、心肌梗塞型:梗塞发生前1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患者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患者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参考文献:

[1]张红星,龚洁. 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M],20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