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新世界记录,微创®机器人再次惊艳亮相全球医疗机器人顶级盛会SRS
2025-07-20 23:30:00
作者:微创来源:微创
返回列表

法国,斯特拉斯堡——2025年7月16日至20日,全球手术机器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机器人外科学会(SRS 2025)年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作为全球远程手术技术引领者和国际手术机器人市场重要参与者,微创®机器人以强大的展示力度重磅亮相,聚焦行业目光;同时,通过内容深度与临床价值兼具的各类活动——包括两台“全球首例”超远程手术直播、专题会议、课程培训、试驾体验等多种方式,向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的业内专家全面展现了旗下图迈®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图迈®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R-ONE®血管介入机器人以及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五款旗舰产品的优异性能以及在远程手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与最新成果。

 

携手各国专家,推动全球学术开放合作

 

微创®机器人产品卓越的可操作性、行业领先的技术以及创新解决方案,引起了全球对中国手术机器人技术的高度关注。近千名外科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代理商莅临展台进行体验:图迈®多孔手术机器人以灵巧稳定的机械臂、高清3D视野系统配合多样化的长寿命器械,在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胸外科、妇科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与操作优势,作为全球首个获批远程的手术机器人,获得多位海外专家高度评价。图迈®单孔手术机器人首次亮相国际舞台,其采用全球首创的双C灵巧臂技术,配合多自由度的蛇形手术器械,可保证狭窄区域下灵活操作的同时还具备处理跨象限大面积手术的能力。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凭借精准的术前规划、术中导航与AI辅助下的术中实时调整能力,展示了其在个体化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优势。R-One®血管介入机器人则展示了其在精准血管路径控制、远程操作与辐射防护等方面的突出性能。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可实现双路图像全高清呈现,为术者提供手术视野的三维立体感和手术操作的纵深感,帮助完成快速精细定向操作。

 

除展区呈现外,作为中国手术机器人技术代表,微创®机器人还围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的理念,在大会期间举办了26场学术活动,其中包含3场远程手术直播/录播,1场午间卫星会和22场主题演讲,充分诠释了微创®机器人在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胸外科、妇科、骨科、心血管介入等领域的临床应用布局、技术前沿探索及国际市场拓展战略。

 

其中,在微创®机器人于7月16日以“引领远程手术未来:拓展图迈®手术机器人的全球视野”为主题举办的午间卫星会上,7位全球机器人手术专家们分享了图迈®在临床复杂手术应用中的卓越表现,同时强调了规范化培训体系与远程带教的重要性。本次卫星会彰显了微创®机器人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持续创新与全球学术开放合作的承诺,携手各国专家共同推动手术技术的未来发展。

 

再创“首例”纪录,图迈®远程全球化迈向新高度

 

会上,图迈®先后辅助专家完成:全球首例“跨洲超远程肝癌切除术”,和全球首例“欧洲-中东跨洲超远程前列腺切除术”,展现其在多科室远程复杂手术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手术一:跨越一万公里肝癌切除,复杂病情下的极致精准

 

7月19日,浙大邵逸夫医院蔡秀军教授团队的梁霄主任医师再创世界纪录:在斯特拉斯堡使用图迈®为远在杭州的80岁肝癌患者实施肝癌左叶切除。据公开资料,这是全球首例跨洲超远程肝癌切除术。

 

尽管患者曾多次接受肝部重大手术,肝脏状况极为复杂,但手术仅用时50分钟,期间图迈®运行稳定,图像传输清晰,语音交互流畅,两地团队配合默契,操作精细,获得全球专家高度评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副院长李哲勇教授应邀现场点评,并与梁霄教授和现场嘉宾对手术技巧、器械选择进行交流。

 

作为国内首批引入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医院之一,浙大邵逸夫医院深度参与国产手术机器人研发,曾完成包括中国首例5G超远程国产机器人胆囊切除术、全球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脏切除在内多项高难度手术。

 

手术二:跨洲前列腺切除,不到两小时,精准完成

 

7月16日,科威特萨巴赫·艾哈迈德肾脏与泌尿中心的Saad Aldousari博士,在斯特拉斯堡操作图迈®机器人,远程为一位身在科威特城、患有非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患者实施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用时不到2小时,网络双向最高延时仅为106ms,流程顺畅。

 

手术由世界最远距离远程手术纪录保持者 Youness Ahallal 博士主持,同步直播至SRS主会场,吸引2500余名全球外科专家现场观摩。科威特卫生部长Dr. Ahmed Al-Awadhi亲临现场,表达对远程医疗发展的高度支持。据当地《Al-Rai日报》报道:科威特卫生部表示此次手术是该国机器人与专科手术领域的历史突破,体现出其打造区域及全球医疗典范方面的雄心。本次手术亦是Saad Aldousari博士使用图迈®实施的第九例跨国机器人手术。

 

携手IRCAD共建培训中心,推动全球机器人手术普及

 

大会开幕当天,微创®机器人与国际知名微创伤外科培训研究机构——IRCAD 共建的图迈®机器人培训中心正式揭幕。

 

剪彩嘉宾包括:IRCAD创始人、远程手术的全球先驱Jacques Marescaux教授,微创®机器人总裁何超博士,以及微创®集团轮值联席首席执行官Jonathan Chen先生。Jacques Marescaux教授曾于2001年实施世界首台跨大西洋远程手术(林德伯格手术),并积极推动外科教育全球化。他的出席标志着远程手术领域“历史传承”与“未来突破”正式以“创新”为纽带交融在一起,开启全球外科创新的新篇章。此次揭幕,象征着远程外科手术从“历史性突破”走向“未来前沿的传承与延续”。 

 

该培训中心不仅为全球医生提供培训,更将成为集教育、科研与国际协作于一体的平台。

 

远程手术落地需多方协同,迈向“常态化”

 

微创®机器人集团总裁何超博士受邀在大会上做主旨演讲。他指出:“远程手术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系统性医疗体系重构。”他强调,远程手术的真正普及依赖于政策法规、专业人才、技术标准和社会认知的共建。

 

在谈及团队建设时,他表示,随着远程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如果全球能培养出更多如“詹姆斯”和“梅西”级别的顶尖外科医生,整体医疗质量和效率将跃升一个台阶。 

 

图迈®于今年四月获得NMPA批准、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远程手术系统,也为全球远程手术监管与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何超博士表示:“我们下个阶段的目标是让远程手术常态化。”

 

现场讨论中,各国专家表示高度认同远程手术的现实意义与未来潜力:“远程手术改变了医患关系,当地医生可提供术后随访,远程专家聚焦于技术支持。” “在美国等国家,尤其是泌尿外科,医生短缺严重,远程手术可缓解人力不足问题。”“未来,随着基层医师培训体系成熟,远程手术将具备更高灵活性。”

 

何超博士也指出,远程手术未来将不仅限于泌尿外科,也将广泛应用于心脏病和神经科等领域,为拯救生命赢得更多时间。

 

图迈®机器人自2022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超400例远程手术,成功率100%,创造了40余项世界纪录。其应用涵盖5G专线、5G网络、常规宽带网络、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地轨道卫星互联网等多种通信方式,持续突破技术边界。

 

正如何超博士在会上提到:当前,以5G超远程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医疗生态,已催生出不同于以往的应用场景。微创®机器人作为医疗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以参加SRS 2025为契机深度拓展全球化合作,牢牢把握前沿发展趋势,将进一步驱动手术机器人技术与远程手术技术创新升级、引领学科发展,为构建更高效、更普惠的医疗体系注入澎湃动力。